【不止随笔】关于暑研的一些科普性讨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ea暑校 怎么样 【不止随笔】关于暑研的一些科普性讨论

【不止随笔】关于暑研的一些科普性讨论

2024-07-08 04: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又到了一年寒假,又是一波开始申请暑研的阶段,最近也有一些关于暑研是什么?要不要做暑研?怎么申请暑研的各类疑问,于是写一篇小文章试图整理总结一下相关问题。数据源来自于大概20+的,在22年这个特殊年份做了暑研的学弟学妹,也感谢各位学弟学妹愿意跟我分享信息以及各种交流,提供了供大家参考的宝贵素材。当然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内容肯定有偏颇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和指正啦。

这篇文章主要会探讨以下问题:

1、我们希望从暑研中获得什么?2、暑研和实习的对比,暑研和课程交流的对比?3、暑研的几种模式?4、如何申请暑研以及时间线安排?5、线上/线下暑研以及相关成本6、一些关于推荐信和pub的杂谈7、付费暑研要不得

1、我们希望从暑研中获得什么?经常跟学弟学妹交流一个问题:要不要出国去做交流?每次遇到这个问题我一般都会不厌其烦的问细节,主要包括这个交流是课程交流还是科研交流,以及你自己是理工科还是文商科,以及你GPA怎么样打算申请什么档次的学校这三个问题。先说结论,理工科(也包括少数文社科)的顶尖名校申请者非常需要海外的科研交流。通过海外的科研交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希望能够获得的是海外知名导师的推荐信,以及一段美帝的科研经历。对于理工科名校而言,申请者的GPA和语言成绩基本都是过线的,而在国内做的科研经历大家往往差异不会特别大,同时中国国内的导师绝大多数普遍没有海外知名度和认可度。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对于理工科的顶尖项目来说,海外暑研带来的美帝相关领域知名导师的推荐信(特别是强推),对于申请就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海外的科研经历往往也能证明你有足够的且非伪造的科研水平,如果能够拿到一些publication,则对于申请有着更多的帮助(不强求)。总结来说,海外知名导师的推荐信对于申顶尖项目帮助巨大,以及海外科研经历以及可能的publication也对于申请有不错的帮助。从以上的逻辑我们可以看到,只有科研型的项目+顶尖名校两个标签才会对于暑研有刚需。像是一些文商科的项目,本身就是就业导向的,这类项目并不会重度考察你的科研能力,或者说这些项目的区分度并不来自于科研,这些也就并不建议大家做暑研。例如MIT的MSF项目,UWN的IMC项目,这些都是就业导向的顶尖项目,对于这些项目的申请者来说,在保持优异的硬件之外多做实习才是正道。从档次来说,如果GPA以及相关成绩最终不足以申请T0-T1级别的顶尖项目(可以比较粗糙的对应到美国前20-30的学校),那过度关注暑研是没有意义的。即使是申请博士,你也很难说服招生官招一个GPA不够的学生,而硕士项目据我所知大多都是先硬性筛硬件分数的,GPA不够几乎毫无希望。所以对于比较早期的留学准备者而言,去努力提升自己的GPA和硬件条件才是主线,暑研大可放在大三暑假再做。总结,有足够高的GPA和语言成绩以及国内的科研经历,能够的上顶尖的科研类项目的小伙伴需要通过暑研增加竞争力。而T1级别以下的项目并没有这个诉求。

2、暑研和实习的对比,暑研和课程交流的对比?通过第一段,我们理解了我们通过暑研到底是为了获得什么,是为了争取什么样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科研交流(暑研)以及课程交流的差异。先旗帜鲜明地说结论,课程交流几乎对于你申请对于浙大学生而言的好学校毫无用处。22年有听说过几次,某些留学中介建议浙大学弟学妹做课程交流,原因是对于申请有帮助。个人认为(也跟一部分浙大经验丰富的中介以及海外招生老师简单交流过),对于一些双非院校的学生而言,参与课程交流的说服力在于:你来美国读书有能力完成学业,对于T3-T4这个档次的学校和项目确实有不错的加分。但是对于浙大学生看得上的T2以上的项目而言,课程交流毫无用处。原因也很好理解,浙大学生基本是被默认为有能力完成学业的,而除了这一点之外,无论是哈佛还是斯坦福剑桥的课程交流,基本都是花钱就能上的,对于学生毫无区分度,不可能有好学校的招生官认为你花了几万块去牛津上了一个月的课,就认为你很优秀。同时,课程交流也几乎不可能获得强推,同时,课程交流特别是线上的课程交流,几乎完全没有机会让你跟导师有深度的接触,也只有极少数特别善于social的学生,有可能从线下课程交流,转换成跟着导师做科研。但是既然已经有这么强的能力了,为什么不直接申请科研交流呢?而要增加自己的背景,是做实习还是做科研,这个也是一个理工科学生常见的疑问。也确实有不少转码的学生通过实习提升了背景,申请到了不错的学校。同时,有不少想在海外就业的小伙伴会觉得,实习经历对于海外就业非常重要。以上,有不少理工科学生觉得做实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个人局限性地反对这个观点,对于要申请T0-T1级别学校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在大四之前,我认为是不应该做常规实习的,多余的时间都应该花在科研上。在申请季结束之前,无论是希望在哪里就业,对于就业帮助最大的一定不是经历,而是申请到一个足够优秀的硕士学校。而对于申请而言,实习的问题在于1)工作内容简单,没有故事可以讲2)拿不到学界知名的推荐信。因为这两个原因实习是毫无竞争力的。诚然,实习经历对于学生在海外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个完全可以在大四申请结束之后去全力准备,同时一去美国就开始找实习本身已经是常态了,没有必要挤压宝贵的大三时间。当然,我们也要区分清楚情况,部分转码项目本身就是就业导向的,对于申请转码项目的学弟学妹而言,实习确实不错。

3、暑研的几种模式?不少低年级的小伙伴默认为暑研就是学校发布的线上科研交流,这个其实不完全对,甚至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原因也很简单,真正的好学校一般不会跟浙大合作,和浙大合作的学校当然也有康奈尔,UIUC这样很不错的,但是更多是一些我们申请的时候未必看得上的学校。同时,合作项目的导师库有可能是不完整的,未必能找到我们最合适的导师。所以说,在正好有自己合适的导师、合作的项目在自己的领域还不错的情况下,选择学校发布的线上科研项目才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而自己去套磁或者通过校内老师推荐等方式,去联系欧美的暑研导师其实才是申请顶校大佬的常态。先说一个大的原则,绝大多数的海外导师出于种种原因,是很愿意让中国学生提前过来打杂干活的。所以,在浙大校内做过比较多的科研,对于自己研究的领域有所了解之后,通过导师推荐、学长学姐介绍、自己海套等等方式,去自己提前联系海外导师做暑研,这个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暑研模式。当然这个模式下需要自己搜集信息联系导师,需要各种跟导师安排视频交流、需要导师去帮你出邀请函申请签证,需要自己去联系住宿、机票等等事宜,甚至需要顶着疫情的压力跟学院申请,但是这些工作本身就是磨练自己能力的核心,也是自己迈上科研道路的重要步骤。

4、如何申请暑研以及时间线安排?首先要认识到,做暑研是申请顶校顶尖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大一大二,保持比较高的GPA,提早把语言刷出来,让自己不要手忙脚乱,是做暑研的前提准备工作。同时,要去海外做暑研,也要先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科研能力,所以从大二SRTP/校内导师开始在浙大校内接触科研,基本也是一个必经之路。通过大二大三在浙大校内积累比较多的科研经验,在面试时有内容可以说,也让对方足够信任你的动手能力,这也是做暑研之前的核心准备。在有了不错的科研经历之后,因为涉及搜集信息、跟对方教授面试沟通、对方教授向学校申请、出邀请函、办理签证一系列的流程和工作,所以往往大三的暑研是在寒假前后开始准备的。如果是要自己海投的话,就要更抓紧一点,无论是自己申请还是让中介帮忙(少数比较有985经验的中介确实能帮忙做暑研套磁工作)通过论文、官网信息去搜集信息,发套磁信,都是一个工作量比较巨大的事情。而如果自己在校内的导师或者在海外的学长学姐有明确的推荐意向(不是相互养鱼那种),那会省去不少麻烦,稍微晚点开始准备也是比较常见的。这部分讲的可能比较逻辑,举一些比较实际的例子,22年接触的小伙伴里面,最后暑研做的比较好的小伙伴,普遍都是从大二开始接触科研,大三上跟着导师做了不少工作。然后有学弟通过在斯坦福读研的学长的介绍,去了学长的实验室做暑研。也有学弟通过自己美国回来的导师的推荐,去了康奈尔导师的学长那里做暑研。当然也有很大一批,是在寒假开始大量发邮件套磁,各种相互养鱼,然后在寒假中和寒假后各种跟导师视频面试,最终决定了要去哪儿。

5、线上/线下暑研以及相关成本能不能在线上做暑研呢?其实比较看自己的学科,CS类的大多数项目都是可以线上做的,很多计算生物之类的也可以。但是有一些传统生物、化学类的学科,因为要做实验,基本就不可能线上完成工作。所以是否能够线上整体上看项目情况。当然理论上线下直接过去,跟大老板接触的更多,实验室的人更熟,更容易拿到强推以及做更多的工作。不过从反馈来看,19级的小伙伴里面,不少线上做暑研的也拿到了很好的推荐信,所以线上暑研也不失为一条低成本的路径。当然,因为学科问题,不少学弟学妹顶着天价机票和学院的压力,去年还是冲去了美帝,这种压力在放开之后20级之后的小伙伴就不必承担啦。费用上,对于要去美帝留学的小伙伴来说,暑研的费用跟后续的留学费用相比还是比较合理的,算是一波探路了。22年的学弟学妹反馈线下暑研两个月总花费在2.5-4万左右(机票除外,22年的机票价格确实没有参考意义),地方偏僻一点的接近下限,加州纽约之类的会接近上限。同时,超过一半的老板是给线下过来做暑研的学生发工资的,工资能够cover掉70-100%的生活开销。这个信息不完整,仅供参考。

6、一些关于推荐信和pub的杂谈在去年关于暑研的交流中,有遇到了很多细节问题。例如自己的科研是博士/小老板带的,而大老板跟自己接触很少,甚至压根没有接触,这种时候怎么去找大老板要推荐信,甚至怎么去要强推。例如实验室发论文的风气很好,我们做了暑研之后实验室愿意给发论文,那么是不是要争取前三的作者等等。再比如说小老板特别希望给你写热情洋溢的推荐信,但是小老板虽然是PI但是自己职位也很低,这种时候要怎么去跟大老板沟通等等。这里的细节问题非常多,具体肯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里只是杂谈一下原则。因为中国老师在海外的公信力确实太差,大家都知道推荐信都是学生自己写的,所以很多国内推荐信撰写的逻辑不能用来跟海外对比。在副教授的职位以上,我们可以认为推荐信都是有比较强的力度的,所以推荐信越强,推荐力度越猛,其实效果越好。在能够保证小老板给特别努力的强推的前提下,未必非得追求大佬。当然,有大佬推荐信也是很不错的,我认识一个学弟就是有四个超顶校是让大佬给的推荐信,其他学校都是让小老板给的推,这种配置的模式,在讨论争取之后其实也是可行的。而关于publication,能争取到的话最好,而且只要做的工作足够多,自己的贡献够大,自己在的组是比较正常的组,往往是一个顺其自然的东西。对于本科生来说,有pub证明自己的实力当然最好,没有的话其实也很正常,未必要去强求。

7、付费暑研要不得这里只想强调几遍,对于95%的学生而言,付费科研毫无意义。今年有认识几位被某些垃圾中介甚至学长学姐推销了付费科研项目的,几乎都在吐槽付费科研品质很差,博士上课没什么用,做的科研也非常水,而且自己有了很高的心理负担,甚至完全不敢用对应导师的推荐信。具体付费科研和付费实习的一些剖析可以参考这个文章:mp.weixin.qq.com简单来说,给你推销付费科研、付费实习的中介或者学长学姐,95%的情况下都可以直接拉黑,基本就是完全不考虑你的情况,想努力赚你钱的人。相对优秀的小伙伴,做付费科研并不能获得什么申顶校的助力,甚至会莫名其妙给自己背上心理负担,甚至很容易被招生官看出来是付费买的科研,导致减分。而对于本身不够优秀的小伙伴来说,付费科研所换到了科研经历和推荐信,往往是一眼假,几乎没有任何正向价值。

【一点点小介绍】在从浙大毕业之后,经历了理工科大学生-留学行业从业者-金融行业从业者这样的有趣的人生经历。思考自己从事留学那几年的经历,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魔幻的行业,同学们难以获得高品质且有效的信息,而留学中介中的大多数却更加关注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更多的钱。所以在业余时间,希望写一点自己所知道的留学小知识,尽力试图打破一点点信息的不对称。如果能够帮大家的留学道路走的更顺畅一点,或者能够让大家少踩一个坑,个人就觉得很有价值啦。当然留学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如果有需要的话欢迎私戳交流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